裔武, 11181188 (aged 70 years)

Name
/柯/裔武
Given names
裔武
Surname
Birth
Occupation
Note: 进士.国子监.宣教学士
始祖
潮阳柯氏开基始祖
English King
English King
English King
Henry II
from December 19, 1154 CE (December 26, 1154) to July 6, 1189 CE (July 13, 1189) (1 year after death)
Death of a father
Death of a mother
Death
1188 (aged 70 years)
Address: 潮阳区西胪镇外乡大尖峰山
Family with parents
father
Death:
mother
brother
瑛公
himself
柯裔武画像
11181188
Birth: 1118福建莆田
Death: 1188潮阳区西胪镇外乡
裔武 + … …
himself
柯裔武画像
11181188
Birth: 1118福建莆田
Death: 1188潮阳区西胪镇外乡
son
Death:
Occupation

进士.国子监.宣教学士

Media object
柯裔武画像
柯裔武画像
Note: 粤东地区柯氏开宗始祖裔武公画像 进士.国子监.宣教学士
Media object
柯裔武墓园
柯裔武墓园
Note: 柯裔武墓园
Media object
柯裔武墓碑
柯裔武墓碑
Note: 柯裔武墓碑
Media object
柯裔武墓一一八八年建造二零零年重建
柯裔武墓一一八八年建造二零零年重建
Note: 柯裔武墓一一八八年建造二零零年重建
Media object
柯裔武墓山势地形
柯裔武墓山势地形
Note: 柯裔武墓山势地形
Media object
柯裔武墓地形照片
柯裔武墓地形照片
Note: 柯裔武墓地形照片

柯裔武传记

柯裔武(1118—1188年),潮阳柯氏开基始祖柯裔武,福建莆田人,系莆田柯氏一世祖柯宝公的第四代孙,柯璇之幼子,宋代进士,任国子监宣教学士。宋代建炎科进士,官至国子监宣教太学士,宋绍兴十年(1140年)于潮阳定居,取名“洋内”。

柯裔武父亲柯璇任潮阳县令,柯裔武来潮阳省亲。当时民族英雄岳飞率部抗金,击败金兀术的精锐部队,收复失地,捷报频传。但南宋皇帝赵构与宰相秦桧是投降派,”一日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撤军,准备向金屈膝投降,称臣求和。国都杭州形势危急,家乡福建动荡不安。而此地潮阳山水秀丽。柯裔武便决定在潮阳落籍,于宋绍兴十年(1140)由莆田迁徙入潮,定居新兴乡阳光村(今峡山镇洋内)。传至元代天历年间(1328—1330),柯裔武第7代孙迁居到溪口下厝,元末裔孙柯清溪迁至海阳县枫溪 (今潮安县),明正德三年(1508)裔孙柯永万分创于柯围村(两处今属陈店镇)。明弘治元年(1488)裔孙柯恪叟迁居在今两英镇上小坑、下小坑二村,另创村寨,至今已繁衍21代。清顺治五年(1648)裔孙柯元泉分创于今陈店镇福潭村(原名鸭潭)。峡山洋内柯氏人口日益增多,其后裔分别迁往揭阳、惠来、丰顺、海丰、陆丰等粤东各地。潮阳柯氏人口约11000多人,分布于9个镇(街道)27个管理区(居委会)。其中1000——5000人的有峡山镇的洋内,两英镇的上小坑,陈店镇的柯围。移居国内各地的约26000多人,旅居港澳各地区及海外约5000多人。

粤東地區柯氏肇基始祖


潮阳肇基始祖裔武公 系璿公次子,原藉福建莆田人,宝公第五代孙,生于北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宋建炎(南宋高宗初改元年号)进士、国子监、宣教学士,于宋绍兴十年到潮阳省亲,时公之父璿公为潮阳县知县,赞美潮阳山明水秀,眷恋备至,故于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卜迁潮阳。现为潮阳洋内肇基始祖,粤东地区柯氏裔孙大都出之公之派下。公之相貌,和顺中积,气宇轩昂,严明其性,玉洁冰凉,岳渊其度,凤舞鸾翔,瞻彼道范,居然员方,缅维品格,超然义皇,蜚声艺苑,雁塔名扬,甄陶大类,教育都堂,心贞石坚,寿并松苍,衣冠虽古,行诣彰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公卒于公元1188年,享年70岁。葬于西胪外輋乡大尖峰山。妣敕封赠柔顺勤家太恭人拓裕肖氏。

传至元代天历年间(1328—1330),柯裔武第7代孙迁居到溪口下厝,其裔孙柯永万于明正德三年(1508)又分创于柯围村(两处今属陈店镇)。

明弘治元年(1488)裔孙柯恪叟迁居在今两英镇上小坑、下小坑二村,另创村寨,至今已繁衍21代。清顺治五年(1648)裔孙柯元泉分创于今陈店镇福潭村(原名鸭潭)。

峡山洋内柯氏人口日益增多,其后裔分别迁往揭阳、惠来、丰顺、海丰、陆丰等粤东各地。柯清溪(隐溪)于元末迁至海阳县枫溪 (今潮安县)。

潮阳柯氏人口约11000多人,分布于9个镇(街道)27个管理区(居委会)。其中1000——5000人的有峡山镇的洋内,两英镇的上小坑,陈店镇的福潭,柯围。移居国内各地的约26000多人,旅居港澳各地区及海外约5000多人。

重点文物柯氏家廟


柯裔武柯氏家庙
柯氏家庙位于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洋内居委阳光村寨内、据潮阳县誌介绍为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柯裔武(宋进士国子监宣教太学士)所建。 祠堂坐东南向西北。康熙四十七戊子年壬月(公元1708年),十六世孙贡生文锦捐赀鼎建 (续建三山大门、前照壁及前天井、走廊)。家庙为三进院落加拜亭四合院布局, 建筑面积1005平方米, 占地面积平方米, 庙内石柱50支,木柱40支,抬梁与穿斗形成混合式梁架结构。三山门首有立体石雕人物四幅, 两侧有浮雕花鸟各四幅,门口有石鼓二个, 内雕鲤鱼踊跃,雕刻精致,形象逼真。 门顶题有“柯氏家廟”。 大门有周凤来所题楹联:“溪山碧映扊扅古,兰桂香凝阀阅高”。 门内三山石柱有清康熙裔武十六世孙柯文锦所题楹联:“练水带泗水襟渊源泽远澄龙甲,雾山屏塔山案萃嵂峯高起凤毛”。入门天井,存放石马槽一个,乃为宋代文物。天井两走栏处有龙虎门二个, 门顶有康熙甲申年柯文锦题书: 南面上书“龍見”,北面上书“鳳儀”。天井往前,是一大厅,在整座祠中是属于中厅。中厅前柱有明代状元罗伦所题楹联“本出莆田绿叶绵状元世德,源开洋水香泉振学士家声”。 中厅往前又是一天井,再往后便是后厅拜亭。后厅拜亭前两石柱有柯汉门生明代宰相蔡清所题楹联: “历代衣冠炫礼乐, 经天日月永烝尝”。拜亭中柱有明代大理寺卿赵瑶所题楹联: “乔木旧风声前人深培根本,梓材新物色后裔续点丹青”。拜亭后柱有楹联: “生于斯聚于斯识水木本源之义,行以礼祭以礼序昭穆左右之伦。拜亭周边用双层石柱支撑,与后厅连接的石龙水槽长达9米。后厅上面挂有一堂匾,上书“追远堂”。后厅中间是神龛。神龛座中是柯氏列祖列宗神位。庙内中厅木柱还有楹联两对,前联:“萃天禄而大宗祊荣分五鼎,承祖德以绵世济辉映五代”。后联:“济郡分派龙图阁老先朝望,阳溪建庙瑞鹊堂诗永世传”。庙内各种花草、鱼、鸟、人物、兽类木刻浮雕,栩栩如生。整座祠堂建筑风格独特,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具有一定历史价值。于公元二000年(岁次庚辰年)六月二十一日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 员会批准为峡山镇文物保护单位。

柯裔武墓


柯裔武墓园

柯裔武墓位于潮阳区西胪镇外乡大尖峰山,始建于1188年,墓坐寅向申兼艮,水出丙。来龙艮,坤水逆朝。

碑文为“一世祖墓”,左为“考建炎进士国子监、宣教学士裔武柯公”,右为“妣敕封曾柔顺勤家太恭人拓裕肖氏。”墓因柯裔武之子柯起龙(宋进士。龙兴知府)在其旁结庐守孝三年,故世人称为“孝子坟”。该墓属宋代名人古墓葬。2000年6月26日被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柯裔武公墓园的穴位偏右

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外輋村尖峰仔,有一处风水宝地,是潮汕柯氏的一世祖柯裔武墓,其后龙数峰挺起,回转起伏,喝形为“飞凤地”。两旁凤翼匀称,尖峰秀丽,穴前八乡山水汇聚,横案如琴,朝峰如狮,笔架诸贵器唯妙唯肖,因为出了原潮州市委书记柯炳强、澳门富商柯为湘等后裔,名扬潮汕。

(一)龙穴分析

潮阳柯氏始祖坟,来龙悠远,从石嶂顶一路逶迤而来,剥换行龙,将入垣局时突起艮峰下脉开脸,结穴形似展翅欲飞的凤凰,龙虎砂展肩缠护,前山叠叠来朝,一水从坤方逆来。一水从辛方自右向左,两水交汇出于丙方。墓联云:辞楼下殿龙虎榜,飞阁来仪凤凰台。

(二)荫发的富贵人才

柯裔武公后代,在潮阳当地的人口约一万多人,移居国内各地的约二万六千多人,旅居港澳各地区及海外约五千多人。人才辈出。其中以原潮州市委书记柯炳强、澳门富商柯为湘等后裔富贵斐然,名扬潮汕。

(三)理气数据仅供参考

柯氏始祖柯裔武公墓穴,形似飞凤,龙虎砂展肩缠护,案山朝山叠叠来朝,一水从坤方逆朝入堂。一水从辛方自右向左,两水交汇出于丙方。立寅山申向兼艮贲卦上爻,周天55.5度。    

(四)内部研究课题

(1)从明堂看柯裔武公墓穴,并不正对穴后靠山,真穴应在此墓右边约二米处,你认为是这样吗?
(2)因为柯裔武公墓穴不正对穴后靠山,所以没有接到龙脉旺气,所以出贵只到市厅级,此穴若承脉接气立向功夫高明,最贵有多贵?

(五)墓边结庐守三年,孝亲之心感动天

柯裔武公的墓园,是柯裔武公与夫人肖氏的合葬墓。碑文为“一世祖墓”,左为“考建炎进士国子监、宣教学士裔武柯公”,右为“妣敕封曾柔顺勤家太恭人拓裕肖氏。”
柯裔武公之子柯起龙,宋朝进士,曾任龙兴知府,裔武公逝后,柯起龙效法古代孝子,在柯裔武公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孝亲之心为时人所赞颂,孝行感动天地,常有百鸟啣花飞来墓前歌舞
朝贺,故当地人称为“孝子坟”。
柯裔武父亲柯璇乃福建莆田人,系莆田柯氏一世祖柯宝公的第三代孙,裔武公是柯璇公之幼子。柯璇当时任潮阳县令,柯裔武来潮阳省亲。当时民族英雄岳飞率部抗金,捷报频传。但南宋皇帝赵构与宰相秦桧主张议和,于是一日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撤军,国都杭州形势危急,沿海福建一带也动荡不安。柯裔武酷爱风水国学,见潮阳山水秀丽。便决定在潮阳落籍,于宋绍兴十年(1140)由莆田迁徙入潮阳,定居新兴乡阳光村(今峡山镇洋内村)。
柯裔武(1118—1188年),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丁未科进士,官至国子监宣教太学士。柯裔武之子柯起龙,南宋理宗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甲辰科正奏三甲第二名进士,官至龙兴府通判。
如今,柯裔武公后代,在潮阳当地的人口约一万多人,移居国内各地的约二万六千多人,旅居港澳各地区及海外约五千多人。人才辈出。     

2018年初冬
林沐雨记于汕头市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