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龙

Name
/柯/起龙
Given names
起龙
Surname
Family with parents
father
柯裔武画像
11181188
Birth: 1118福建莆田
Death: 1188潮阳区西胪镇外乡
himself
Death:
Death of a father
Address: 潮阳区西胪镇外乡大尖峰山
Description
柯裔武之子,柯起龙,南宋理宗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甲辰科正奏三甲第二名进士,官龙兴府通判
Death
yes
Note

柯裔武之子,柯起龙,南宋理宗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甲辰科正奏三甲第二名进士,官龙兴府通判。
传至元代天历年间(1328—1330),柯裔武第7代孙迁居到溪口下厝,元末裔孙柯清溪迁至海阳县枫溪 (今潮安县),明正德三年(1508)裔孙柯永万分创于柯围村(两处今属陈店镇)。明弘治元年(1488)裔孙柯恪叟迁居在今两英镇上小坑、下小坑二村,另创村寨,至今已繁衍21代。清顺治五年(1648)裔孙柯元泉分创于今陈店镇福潭村(原名鸭潭)。峡山洋内柯氏人口日益增多,其后裔分别迁往揭阳、惠来、丰顺、海丰、陆丰等粤东各地。潮阳柯氏人口约11000多人,分布于9个镇(街道)27个管理区(居委会)。其中1000——5000人的有峡山镇的洋内,两英镇的上小坑,陈店镇的柯围。移居国内各地的约26000多人,旅居港澳各地区及海外约5000多人。

Descendants of 起龙

  1. Generation 1
    1. 起龙, son of 裔武.

      柯裔武之子,柯起龙,南宋理宗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甲辰科正奏三甲第二名进士,官龙兴府通判。
      传至元代天历年间(1328—1330),柯裔武第7代孙迁居到溪口下厝,元末裔孙柯清溪迁至海阳县枫溪 (今潮安县),明正德三年(1508)裔孙柯永万分创于柯围村(两处今属陈店镇)。明弘治元年(1488)裔孙柯恪叟迁居在今两英镇上小坑、下小坑二村,另创村寨,至今已繁衍21代。清顺治五年(1648)裔孙柯元泉分创于今陈店镇福潭村(原名鸭潭)。峡山洋内柯氏人口日益增多,其后裔分别迁往揭阳、惠来、丰顺、海丰、陆丰等粤东各地。潮阳柯氏人口约11000多人,分布于9个镇(街道)27个管理区(居委会)。其中1000——5000人的有峡山镇的洋内,两英镇的上小坑,陈店镇的柯围。移居国内各地的约26000多人,旅居港澳各地区及海外约5000多人。

Ancestors of 起龙

  1. Generation 1
    1. 起龙, son of 裔武.

      柯裔武之子,柯起龙,南宋理宗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甲辰科正奏三甲第二名进士,官龙兴府通判。
      传至元代天历年间(1328—1330),柯裔武第7代孙迁居到溪口下厝,元末裔孙柯清溪迁至海阳县枫溪 (今潮安县),明正德三年(1508)裔孙柯永万分创于柯围村(两处今属陈店镇)。明弘治元年(1488)裔孙柯恪叟迁居在今两英镇上小坑、下小坑二村,另创村寨,至今已繁衍21代。清顺治五年(1648)裔孙柯元泉分创于今陈店镇福潭村(原名鸭潭)。峡山洋内柯氏人口日益增多,其后裔分别迁往揭阳、惠来、丰顺、海丰、陆丰等粤东各地。潮阳柯氏人口约11000多人,分布于9个镇(街道)27个管理区(居委会)。其中1000——5000人的有峡山镇的洋内,两英镇的上小坑,陈店镇的柯围。移居国内各地的约26000多人,旅居港澳各地区及海外约5000多人。

  2. Generation 2 back to top
    1. 柯裔武画像

      裔武, , son of 璿公 and 柯璿夫人, was born in 1118 in 福建莆田 and died in 1188 in 潮阳区西胪镇外乡 at the age of 70 years.

  3. Generation 3 back to top
    1. 璿公, son of 济公 and 柯济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