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赵清英女士,系郧西县土门镇关帝庙村(原寺坪村)人。生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二日,卒于一九九五年 正月四日。时年七十寿辰。
母亲家境自幼清贫困苦,外爷外婆因病早逝,留下两个舅舅和她三人相依为命。因其家穷不能上学读书, 童年时代无依无靠,过着孤苦伶仃的艰难生活。八舅赵清志公(和堂兄弟之间排行数老八,我们习惯上称呼八舅) 成年后被国民政府拉去当兵抗日救国,后被我地下党组织策反参加解放战争,并且荣获过几枚军功奖章,直至全 国解放,于五十年代初复原回家务农。小舅赵清玖公年少时帮乡邻放牛、打短工渡日。母亲被邻村一家农户收领 为童养媳做家务。一家三口各奔东西。在郧西即将获得解放之际,母亲在地下党组织的英明正确引领下被解除童 养媳关系,后与父亲愈发公成婚。婚后和父亲愈发公以及叔叔愈宽公一起在红庙九组新建了两间土木结构房屋安 居了下来。先后生养一子三女,子 : 昌彦,三女 : 昌秀、昌珍、昌侠。
因为母亲自幼家境贫寒,虽然没有上学读书识字,但是母亲心灵手巧,见啥学啥,聪明能干,平时在临 近几户娘家人的照顾熏陶下学会了生活自理能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纺线、织布、绣花和料理家务以及农事活 动非常能干,待客的各种饭菜都能得心应手,待人处事都是一把好手。她又心地善良美丽,与人为善,邻里和睦 相处,并且潜心学会了几个行之有效的中医日常治疗疾病的小方法,深受方圆数里乡邻百姓爱戴和信任。
当全国“大跃进” 、农村“吃食堂”和“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因为农村单一的粮食生产,少有蔬菜副 食,缺油少盐的生活条件,我被饥饿得了浮肿病,不想吃大锅稀饭,母亲在大伙开饭前给我打了一碗稍微稠点的 玉米粥饭,不巧被当时的何姓队长发现,给倒在了大饭锅里,我被气得咒骂了他一句难听的话,此事我至今还记 忆犹新。从此可见母亲为了关照心疼我真是用心良苦呀!六十年代初中期,母亲又先后生下了两个小妹妹,我姐姐为了减轻家庭父母负担,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和其他成人男女一样整天劳作在农田里,有时还外出 支差修路、搞“三线建设” 。父亲因为会木工和陶器技术手艺,经常外出做工,养育我和两个妹妹在校读书,母 亲大多时间是一人担负起家里家外事务,还要天天出工挣工分,严寒酷暑,风里雨里抢收抢种,有时夜以继日的 加班生产,回家了还要抚育照顾我们兄妹几个人的生活起居,始终没有听到半点怨言。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姐弟 妹四个和父亲每年春节前,母亲都要为一大家人亲手缝制一件新衣服穿在身上,而母亲却省吃俭用,舍不得给自 己添置崭新漂亮的衣服。但是,你经常看到她的衣服被洗得干干净净,就是一个补丁也是让她精心缝制得整齐好 看。在原来生产队开展的劳动技能竞赛活动中,母亲多次获得原大队和生产队颁发的奖品,如鋤头、草帽、羊肚 手巾等等。当我放学回家看到母亲获得的奖品时,我都感到无比兴奋和激动!我为有个非常慈祥温善和勤劳贤惠 的好母亲而感到荣幸和骄傲!
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后,我已经参加党的工作数年而离开父母身边,在距家数百里的店子镇工作,期间曾 经离职到丹江口市郧阳师专学习一年多。因此,不能经常陪伴父母亲一起生活,这时的父母都年事已高,身体因 长年积劳成疾,特别是母亲患上了多年的各种疑难杂症 : 如妇科病、风湿和类风湿疾病,胳膊有时酸疼麻木得连 饭碗都端不起来,做衣服的缝衣针都捏不紧了,三伏天手上还要戴厚手套护着防止凉风浸入;下肢还患有静脉曲 张,更为严重的是还伴有高血压心脏病、肺虚导致长期出虚汗、头晕眼花等等多种疾患。这些严重的疾病长年累 月的把母亲折磨得痛苦不堪!为此,我心里难受至极。每次回家看望母亲时都要找医生问诊,买点药物带回家留 给她服用,以缓解痛苦。就是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母亲仍然没有停下勤劳的双手,除了承包几亩地的粮食生产 外,平时还经常为附近多家行政企事业单位聘请去做饭、料理厨房事务;后来的几年还兼做单位职工的小孩保姆, 为家庭挣点零花钱用。到了我结婚生子后,母亲已经进入晚年,身体素质每况愈下,再也不能为大家帮忙做事, 更没有能力为我照顾小孩了。可是母亲在乡邻周边所有单位和人们的口碑中始终都是赞不绝口。
为了父母两老的晚年生活,我和姐妹们商议让小妹妹成家后就住在父母身边,既方便照顾了父母,又给妹 妹、妹夫们创造了安家落户的便利条件,也算是为我分担了孝敬父母的一分责任。
时光进入了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我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我先后被调到郧西城关镇和县国土资 源局工作,距父母亲近了不少。但是我们的居住房屋条件非常有限,不能和父母亲一起居住。父母亲还是和妹妹、 妹夫们居住在乡村原来那种五十年代初期建筑的老旧土木结构房屋里。为了尽我的一点孝心,那些年代,我每月 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至少二十元钱送到母亲手上作为生活补贴,可是母亲仍然省吃俭用,就是疾病缠身也舍不得 花钱去医院看病治疗,一直在家和疾病抗着、拖着……直到母亲去世后,我们还在她睡过的床垫下面看到她积攒 了一沓十元的纸币,合计一百四十块钱。母亲一辈子都是勤俭持家,含辛茹苦,细致入微的关照着我们,而她却 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父亲因年老体衰,大脑昏沉,在一九九二年春夏之交外出游玩时不幸摔下十几米高的沟坎 下,内脏严重受损而一卧不起,三天后就离开了人世。
一九九五年春节期间,我带着妻儿回家陪母亲过了最后一个春节。大年初三中午,我们又回到母亲身边, 小妹妹精心准备了一大桌美味佳肴,我把母亲扶到坐在我身边一起吃饭,看到母亲艰难的吃下了小半碗饭菜,就 无力和全家人一起坐着陪伴我们欢享天伦之乐了,她就上床躺着休息。下午傍晚时分,我和母亲临别,准备回县 城家里之前,把她平时服用的药物递到母亲手上,端着茶水看到她艰难的哽咽了下去,并且当面向妹妹、妹夫交 代,今后要好好照看母亲的身体及其病情状况,按时吃药,并且随时准备把母亲送往医院治疗。可是在第二天清 晨我起床时,突然接到老家邻居带来了母亲不幸去世的口信!我根本不知道母亲在去世前的那天晚上是怎么渡过 去世关口的,又是无法想象母亲离开我们那时夺命的病痛啊!我想有可能是母亲的心脏病突然爆发导致心肌梗塞 而夺去了她的生命吧!我急忙赶回家看到她老人家闭着眼睛安静的躺在床上,我抚摸着母亲的脸部、手腕,已经 感觉不到正常的体温了,我情不自禁的趴在母亲身上千呼万唤地叫着妈妈、妈妈呀!儿子回来晚了,没有守在您身边敬孝送终,您临别时也没有对我说一声想吃点什么、喝点什么、索要点任何东西?您就这样悄声无息的空手 走了,我感到真是心如刀绞,悲痛万分!
在我的生命体验中,母亲确实是一位贤妻良母,是我亲身感受到最亲爱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 私、最善良、最温柔可爱的一位慈母!母亲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她的音容相貌永远铭记于心!母亲在 家相夫教子,抚养儿女成人,使我们懂得了人生道理,教会了我们日常生活真知,让我懂得了世间的温暖和酸 甜……所有这一切的一切,让我终身难忘!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心安理得过的每一天,都是您老人家当年没能亲眼 目睹却为之奋斗的未来。也许若干年后,您的英名无人知晓,但是您母亲的历史功绩与世长存!
南舜公后裔二十世孙
不孝之子 昌彦 拜撰
二 0 一九(己亥)年九月